当前位置:锦绣前程>历史军事>大明杀神> 第两百零一章 吴三桂兵败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两百零一章 吴三桂兵败(2 / 2)

比起数量,对方显然人数更多。

比起骑术,从小就生活在马背上的民族,又岂是关宁铁骑可以相比的?

刚刚不过还是五里之外,可很快就来到了三里之境,就见他们一个个高呼着汉人听不懂的口号,迅速向战场之上逼近着。

“撤!全军后撤!”

吴三桂双眼开始冒火。清军能够这么快就反应过来,显然是应该早有准备。

还有,刚才那些逃走的斥候想必就是去报信的。

现在看来,清军应该是早有防备,也就是说,他们这一次的突袭人家早就知晓,情报外泄了。

一想到,清军竟然早有准备,吴三桂便有些后悔。早知道行动之前就不告诉其它人了,不然的话,局势又怎么可能会如此的糟糕呢?

好在的是,吴三桂并没有被愤怒冲昏了头脑,眼看着形势不利之后,第一时间就做出了后撤而逃的命令。

只是现在想撤,也并不是那么的容易。刚才还被压着打的清军步卒突然间就开始加大了反击,竟然缠着一些个想要退走的关宁铁骑,不让他们脱离战场。

“退,能退多少退多少。”吴三桂当然想要带所有人都带走,可是现在明显就做不到。

为了求生,只能来了一个壁虎断尾,吴三桂勒着马绳,第一个转身后奔。他甚至都没有回头去看一眼,因为他怕这一回头了,就忍不住想要去救人。

吴三桂逃了,就像是来时一样,出现的突兀,逃走时也是非常的快速。

战斗从开始到结果,也就是半个小时左右不到,战场之上却是扔下了不少的战马,还有很多关宁铁骑的尸体。

半个小时不到,还是以偷袭的方式出现,但最终的结果,关宁铁骑却是战死了五千人。反观被他们突袭的清军,怕是只有几百人的伤亡而已。

带着痛苦与失望,吴三桂一路不敢停的逃回了山海关,跟着就是闭关不出。

倒是代善,不急不缓的下令打扫战场,未用多久,大军继续前进,丝毫没有因为被人突袭了而有什么变化,更没有因为打了一场胜仗,而有任何的骄傲之意。

这些年来,建奴从弱小到强大,这样的胜仗不知道打了多少,但大明因为人口众多,底蕴强大,依然还是屹立不倒。包括代善这一代人,都并不认为凭他们就可以灭掉大明,或许继续努力下去,他们的下一代,或是下下一代才有灭了大明的希望。

这才是他们真正的想法。而像是历史之中,崇祯突然上吊而亡,跟着吴三桂献关投降,这一切的一切都大大出乎了他们的意料,以至于真得了江山的那一刻,他们还有些不敢相信呢。

可是现在,朱常武的到来,让他们继续保持着谦虚的状态。至少没有马上就可以亡了大明的野心和信心。

再说吴三桂,一回到山海关,便马上写了一封请罪折子,派人送入京师。之后的他就去找了监纪同知童逵行,表示这一仗之所以失败了,完全是因为有人泄露了消息,希望他可以马上派人好好查一查。

童逵行自然是满口答应着,然后派人做样子查了一查了事。

在他看来,泄密之人的确可恨,但关他屁事?

真查到了,你说是查办还是不查办吧?

但凡是知道这件事情的人,哪一个不是位高权重?

哪一个身后没有人?

他把人家给办了,那岂不是要得罪一票人?

像是这样出力不讨好的活计,谁愿意干谁干,反正他是不会去做的。

吴三桂打了败仗,蓟辽总督王永吉是有些不满的,但考虑到接下来守山海关还需要吴三桂来做。加之这些年来,打得败仗多了去了,这一次不过就是战死了五千骑,但不是还杀了清军几百人吗?

相比之下,也算是有些成绩,那还有什么可责怪的?

这就是大明当时臣子们的真实写照。

失败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,已经习以为常。只要死的不是自己,他们就不会太过关心。

如此没有斗志,甚至以如此平常心看待失败,当臣子都是这样的人时,大明焉能不会落败呢?最近转码严重,让我们更有动力,更新更快,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。谢谢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